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风起云涌,在各个领域中,不断的刷新人们对其的认知,就像伟大的电子计算机奠基人阿兰图灵在《思想》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一样,人工智能正在朝着拥有判断复杂事件并拥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方向发展。
在最近的时间里,人工智能完成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文本的自动摘要或者写作、战胜国际围棋冠军、自主回答问题等壮举,尤其是在图像识别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街边摄像头识别车辆与行人
三年前上映的激情动作片《速度与激情7》展示了汽车跳伞、楼宇飞车和一如既往的大长腿性感美女,洋洋洒洒的营造了刺激、火辣的氛围,令人血脉喷张。
其中最为炫酷的莫过于片中的“天眼”系统,可利用生物特征识别,能够调用任何位置的摄像头和音频系统(如手机),让你想要搜索的人或事物无所遁形。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想完整的实现“天眼”系统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理论上面是十分可行的,并且电影的思路清晰、逻辑靠谱,具备未来安防应用的前瞻性设想。
在现实中,“天眼”系统的原型是存在的,实际上是以目前已部署的芝加哥虚拟城市防范系统(OEMC, ChicagoOff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s)为参考原型,并且在今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
在国内外,各大城市风起云涌海量的摄像头系统,国内如海燕系统、天网系统等等。越来越多的“摄像头”汇总到这个大系统中,如果大量的数据能够通过数据库手段实现信息同步,通过图像识别算法(神经网络、胶囊网络)来复原数据,那么普通的路边摄像头将能够具有非常强悍的功能,千万不要小瞧他们哦,人工智能时代真的不远了。今天我们列举其中一个来分享给大家——天网工程。
天网工程是国家政法委发起的,由公安部联合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建设的信息化工程。涉及安防、人口信息化建设、车辆信息化建设等诸多领域,能够以省为单位大范围联网,按需要进行数据信息的编译、整理、加工和查询。
各省“天网工程”实施结构图
天网工程整体按照部级-省厅级-市县级平台架构部署实施,具有良好的拓展性与融合性。以吉林省“天网系统”为例,省级单位总计铺设了14000个监控点,其中5000个高清监测点,共建立监控中心297个。而且许多县级单位、城镇、农村甚至企业也都加入了“天网工程”每年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1600余条,辅助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人次,直接破获刑事案件200余起,查破治安案件500余起。为社会平安稳定、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商场人物查询匹配
实际应用范例——闯红灯拍照公开身份信息系统
近来,各大城市先后推出闯红灯拍照公开身份信息系统,利用天网系统的便捷,识别闯红灯的行人,并且把头像、身份证号、地址都通报在十字路口边上的显示屏幕上面,这些地段通常人流量、车流量巨大,给闯红灯的行人心理上面造成十分巨大的压力。
武汉、南京的抓拍系统
伴随着如此狠招,几乎所有被“通报”的行人,纷纷表示再也不闯红灯了。
实际应用范例——缉拿“逃犯”
例子1:近日,一位名叫约翰·苏德沃斯的英国BBC记者,在贵阳尝试着挑战了一把中国“天网系统”,“潜逃”仅仅7分钟后被捕获。开始时约翰·苏德沃斯并不在意,据悉,当时工作人员先是用手机拍下了苏德沃斯的一张面部照片后,“潜逃”一开始就惊心动魄,摄像头太多了,简直无所遁形。
实际应用范例——缉拿“逃犯”
工作人员拍摄一张苏德沃斯的面部照片。在走过一段人行天桥的时候,他发现光桥上就有3个摄像头。而他刚走进车站售票厅,警方就已经在监控中,发现了苏德沃斯的踪迹。苏德沃斯一走进车站大厅,警察就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公共区域的大量摄像头组合
通过在公共区域的大量摄像头组合,识别行人的人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衣着等信息,同样的技术也适用于机动车。此外,监控镜头不仅可以实时捕捉监拍行人的相貌,还可以同时与数据库中的指定人物信息进行匹配,弹出匹配度的提醒。该技术可与行人跟踪、行人识别等技术结合,帮助警方确定在逃罪犯的行踪。一旦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逃犯信息相吻合,系统就会向警方发出警报。
例子2:据悉,2011年,许某曾因赌博案被云南警方上网通缉。然而由于许某行踪比较隐蔽,给警方排查带来很大难度,案子历时5年之久未能将许某绳之以法,而2016初的一天深夜,人脸识别系统的匹配报警,系统显示来自市医院急诊室的高清摄像机抓拍到一名男子与在逃人员许某的比对结果超过特定阈值。合成作战中心在第一时间对情报做了进一步的人工甄别并基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车辆和在医院的行踪,随后根据对车辆轨迹的跟踪和视频研判,民警追踪到了许某的住处并对其实施了抓捕工作。
应用范例——模糊图像复原系统
模糊图像复原系统,目前的智能图像识别还能够应用在对散焦模糊图像和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处理上,该系统在多家公安局推广应用,破获大量刑事案件,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效果。
银行模糊图像复原系统
应用案例——可见光与红外成像融合识别系统
在白天,智能图像识别摄像头几乎无所不能了,那么到了夜间是否可见光的摄像头就黔驴技穷了呢?没关系,还可以融合红外热成像和图像融合技术。
可见光与红外成像融合识别系统
可见光与红外成像融合之后能够提高图像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和系统鲁棒性,提高了抗干扰性和结果可信度。
技术揭秘——是什么让“天网系统”具有如此威力
具有深度学习智能功能的图像和人脸识别技术:
具有深度学习智能功能的图像和人脸识别技术
目前比较流行的神经网络算法,利用多层卷积提取人的面部细节特征。产生特征网络之后进行度量学习,对于多路参数进行综合判别,决策在通过大量数据样本进行+1和-1.最终训练形成识别能力比较高的算法。
天网系统的强大,需要大量数据计算能力的支撑,云端服务器的发展也给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带来了发展契机。该系统将人脸识别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人像组合技术、模糊图像复原技术、视频图像采集与处理的硬件技术等综合集成为一个高效运行的实用识别系统。
系统组成框图
了解了上述内容之后,大家是否开始对路边的摄像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律师法律咨询
-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宋律师咨询!
- 微信公众号
- 关注即可获得海量实用资源!
评论